【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高等教育现代化全过程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04 访问量: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校园网陆续刊发学校党政班子成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心得体会。

深刻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高等教育现代化全过程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贾凌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员,理应为高等教育现代化供给应有力量,从而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贡献自己的点点微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而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不仅意味着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而且表明高等教育现代化也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等教育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离不开“立德”与“树人”,换句话说,高等教育现代化也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并“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中。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把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始终掌握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工作主动权,才能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夯实于立德树人工作全过程。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坚决把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到立德树人各环节之中,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及其他场合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根本指针。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自觉成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必须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重要使命。立德树人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来进行。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立德树人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要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过程中,注重全面融入,强调融入自洽,关注细节融入。其次,要改进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破除仅以论文、项目、帽子等维度的教师教育评价方式,彻底改变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等现象。再者,要在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材选用与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式、教师教研活动、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等各方面将立德树人要求贯彻始终。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必须以“四有好老师”为重要依托。“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好老师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过硬的扎实学识、宽和的仁爱之心。“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意味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一方面,教师要做到以知传人、以识教人、以真动人、以理服人;另一方面,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要做到以德润人、以德泽人、以德育人、以德化人。通过知识与德性二者的传递与互动,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